close

日本翻譯

古代科判則是用甲乙丙丁......,不外有的時刻題目條理太多,超過天干地支的總合,這時候候則是用千字文,這裡有一千個字完全沒有反複,應當夠用了吧!

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你因地的發心,跟果地的憬悟,兩者沒有別離,這就是妙因;而這個秘訣可讓人一門深入就修得六根清淨,這就是妙義;而所起的行持都邑對應到真如本性當中,這就是妙行;慢慢契入到妙定,認識這其實是人人本具的自性,不用修持也會有翻譯

現在從甲初開始,總釋名題。

既然如斯,那就不消修了喔!非也非也。固然我們從來沒有丟失過這個自性真如,但假如妄念太多就看不清楚自家原本的法寶,還是要修行,把往外奔騰的心收攝回來,才有可能熟悉這個自家至寶。前人經常使用鏡光蒙塵來做比方,鏡子本來亮光可以照清楚物體,但上面假如塵土太多太厚,那就沒舉措看清晰映在其中的物體,是以雖然鏡體滑潤圓滑亮光,仍是得要時時勤掃除翻譯

現代人可能熟讀六祖的故事信手拈來就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不外這是有修行人的境地,我們仍是多練習認清本身心地上的塵土,不時提示自己去打掃。

接下來的題目應當就是初總釋名題,不外在這架構上還用到天干地支來標示各個標題層級。這可能常人不熟悉,但倒是古代人剖析文章的一個架構,相當於現代人寫論文的大題目、小題目,壹、1、(一)、1. (1)......

光如許說可能還有人不理解理睬,歸正開始講、漸漸標題架構出來,翻譯公司就知道這套系統很不錯的。

圓瑛法師則把挨次與內容略做調劑,改成

賢首是指「賢首宗」,這是「華嚴宗」的別號,他們在註釋經文的時辰會遵照一個架構列出十個主題,是以稱之為賢首十門,最早的十門的內容是:

佛經名稱都可以用這個方式去分析,那本經屬於哪種呢?

別號則有無量無數,古代盛德去分析定名的方式,歸納為七種,而這七種又以三項目為元素,離別是人、法、喻,以下具體申明:

  • 初 總釋名題(9)
  • 二 起教人緣(1)
  • 三 藏乘攝屬(2)
  • 四 義理淺深(5)
  • 五 能銓教體
  • 六 所被機宜(4)
  • 七 宗趣通別(6)
  • 八 說時前後
  • 九 歷明傳譯(8)
  • 十 別解文義(10)
  1. 起教人緣:為什麼會說這部經。
  2. 藏教所攝:這屬於經律論的哪種,合適哪類根基的人翻譯
  3. 義理分齊:這部經的義理屬於哪一個條理、什麼規模(可以想成是哪一個科系年級)。
  4. 教所被機:合適哪一種根基的人。
  5. 教體淺深:內容深淺。
  6. 宗趣通局:這部經的旨趣翻譯
  7. 部類品會:與這部經溝通的有哪些經,這部經本身有幾品幾會。
  8. 傳譯感通:這部經有哪些版本,持誦有什麼靈驗。
  9. 總釋經題:解釋經的名稱。
  10. 別解文意:註釋經文內容。
  1. 單人:有的經只以某小我為名,如《佛說阿彌陀經》翻譯
  2. 單法:有的經則以某種法為名,如《大涅槃經》。
  3. 單喻:以比方為名,如用網來比方梵天而有《梵網經》。
  4. 人法:同時用人跟法來定名,如《地藏菩薩本願經》翻譯
  5. 人喻:用人跟比方來定名,如形容如來講法如獅子吼的《如來獅子吼經》,如來是人,獅子吼是比方。
  6. 法喻:用法跟比喻來定名,例如形容妙法如蓮花一般的《妙法蓮華經》,妙法是法,蓮華(花)則是比喻翻譯
  7. 人法喻:同時用人法和比方來定名,例如《風雅廣佛華嚴經》。風雅廣是法,佛是人,華嚴則是比方翻譯

最特殊處在於把诠釋經名移到最前面一開始說,因為他感覺佛經的重點濃縮於經名當中,進展一開始註釋清晰,讓聽眾讀者很快就可以把握重點翻譯其次也可看到之前會強調感應之類的工作,圓瑛法師則將重點放在傳譯方面。

這部經的名稱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這二十個字傍邊,前面十九個是別號,每部經都紛歧樣,最後一個字則是通名,只如果佛說,或同等佛說的都稱之為「經」。

是以這部經光是名稱就十分複雜,包括了兩種人、四種法、以及比方。

而「密因」、「了義」、「萬行」、「首楞嚴」,這四個都是法。密因是理法,義理自己的意涵;了義是教法,是用來詮釋義理的說話文字;萬行是行法,依理起修的行持;首楞嚴是果法,修行最後所證得的成績。

而經首的「大」則是稱讚那四法其實偉大啊!密因是大因,可讓人證得菩提;了義是大義,把真實教理說得透徹;萬行是大行,讓人可以按照那些方式去修持;楞嚴是大定,可讓讀者從中進入到最合適本身的定境翻譯一開始稱「大」就是但願受持這部經的人能夠依大教解大理,稱大理起大行,滿大行證大果。

萬國翻譯公司來看,圓瑛法師做的調劑可從兩方面來看,一是讓讀者聽眾更輕易領會,是以在按次上調劑,也將內容相近的部份融合;其次則是把感應部份拿掉,專注在義理註釋與經文傳譯比力真實的部門。

甲初 總釋名題

至於「佛頂」則是用佛頂不成見,但能放光,不屬於有,不屬於無,雙離有沒有這類特征來形容上說四法所之妙翻譯密因是妙因,因心果覺,二不別故;了義是妙義,一門深切,六根清淨故;萬行是妙行,稱真如理,中中流入故;楞嚴為妙定,自性本具,不假修成故。

「如來」和「菩薩」都是人,前者是果人,後者是因人,這是說菩薩要在因地上修行,修到一切圓滿的時刻,就會成佛,也就是如來。

圓瑛法師的楞嚴經課本是依照「賢首十門」來做解釋翻譯



來自: http://blog.udn.com/fhcmoon/110001337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萬國翻譯公司02-23690931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翻譯社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icharjw1hxy 的頭像
    richarjw1hxy

    owensfletchpe

    richarjw1hx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