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因論文造假案爆光,昨天火速請辭中研院特聘研究員獲准的陳慶士,被查出八篇造假論文中,最早頒發時間始於2006年, 時候長達12年翻譯 中心研究院院士陳培哲透露表現「使人遺憾」,呼籲有透明、公正的法式來敏捷處置懲罰類似學術倫理案件。

陳培哲表示,有兩件事值得留意:昔時聘任陳慶士為生化所長,自候選人中最後決定所長人選的院長(那時為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是不是考量周全;第二是這些建議撤回的論文,是不是對研究生、第一作者有影響。陳慶士指點過多位台灣去的學生,目前也有些在台灣工作,不知有沒有影響。
央研究院院士、成功大學前校長賴明詔指出,看到新聞後「很是震動也難得」,從事科學研究的人,「真」是最重要的。科學若是不「真」,就不算科學翻譯他提示年青一輩的科學家,一定要連結「真」的原則,不克不及造假,這是科學最基本的原則,希望每個科學家都要謹記。
賴明詔也暗示,俄大公布查詢拜訪講演後,中研院馬上採取動作,中研院的處置是切當的。
國際知名的《科學》期刊,3月30日援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公布的查詢拜訪呈報,指中研院生化所前所長陳慶士在該校任職期間完成的八篇論文「有意竄改數據」,建議他「當即撤稿」翻譯
陳培哲引用孟子名言「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強調「善念和律法合作,才能侵害減到最小。」但他也坦言,學倫事件是不成能不出現的,只要看看science或retraction watch 就可以了解。
本文來自: https://udn.com/news/story/11969/3063925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萬國翻譯公司02-23690931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